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28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艺 )首都医科大学隶属北京口腔医院新建主院区今天开诊。新址坐落北京市丰台区樊家村路9号,由原天坛院区搬家而来,服务量和服务才能均得到进步,愈加便当患者治病就医。
首都医科大学隶属北京口腔医院新建主院区门诊咨询台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艺/摄
北京口腔医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任轶介绍,新建主院区占地6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133580平方米,是原天坛院区的5倍。口腔归纳医治台430台,较老院区添加近一倍,敞开床位由58张增至130张。开诊当日,北京口腔医院在门诊大厅举办了便民健康咨询活动,受到了周边居民和前来就诊患者的欢迎和好评。
新建主院区在门诊大厅举办便民健康咨询活动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/摄
走进新建主院区,能够感觉到其合理动线。任轶介绍,新院区以先进理念,选用十字形轴线规划,一起对就诊流程进行优化。
比方,门诊楼每层有一百多米长的医疗主街,相关医治单元坐落医疗主街两边,优化患者的就诊途径。这样的规划源自口腔医院的医治特征。“口腔医院分科十分细,一次医治或许需要去几个科室。”任轶说,为了便当患者,就把相关科室建立在一个医治单元中,同一楼层区域内。
此外,门诊楼跟住院楼之间的连廊是一级科室区域所在地,不论是住院患者仍是门诊患者,可一起抵达最近的查看区域,查看完今后,能赶快返回到自己的医治单元。晚年和儿童设在门诊一层,更便当晚年人和儿童。
任轶介绍,在北京市非首都功用疏解,天坛公园和中轴线申遗以及北京医疗资源优化的布景下,一起促成了首都医科大学隶属北京口腔医院的全体搬家建设项目。
北京口腔医院新建主院区的开诊也是2024年北京固定资产出资的一大亮点。据北京市开展变革委相关担任的人介绍,这一年,北京着力补短板强弱项,扩展优质公共服务供应,慢慢地加强人民群众取得感幸福感安全感。
北京市三甲口腔专科医院有两家,分别为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隶属北京口腔医院。二者一北一南,辐射整个北京的人群。“这次搬家,面积扩展,能辐射到更远的这一个区域,服务人群将会更多,尤其为南城的口腔医疗服务供给了一个更好的挑选。”任轶说。
新建主院区门诊楼内,患者可在愿望墙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定见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艺/摄
在此关键下,新建主院区晋级资源配置,新增全身CT设备,进步医疗服务才能;新增麻醉重症监护室(AICU),强化疑问、重症患者术后办理;新开设世界医疗部,打造多元化高品质口腔医疗服务渠道。
智能化也是新址的一大亮点。经过优化进步“北京口腔医院医疗服务体系”功用模块,集成预定挂号、取号签到、就诊导航、智能导诊、互联网医治等实用功用,手机就可完结一站式导航服务;病房供给床旁的智能护理服务,患者在病床上就可体会缴费、自助点餐和文娱等服务;查看、查验成果、发票收据等可线上自助查询服务,削减患者等候时刻;新增手术办理体系,让等候的家族实时了解手术进展;新增院内智能物流体系,对医疗器械、耗材等进行点对点传送。
作为专科医院,口腔疾病医治有其特征。任轶说,口腔疾病医治有延续性,常常要复诊,比方栽培牙,医治进程花费三个月到一年的时刻。该院推出诊间预定挂号,在就诊的进程中,就把下一次的挂号时刻预定上。老百姓只需下次现场取号或是手机取号,就可直接就诊。
新建主院区内,牙体牙髓科副主任李红正在进行显微医治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艺/摄
显微医治也是该院特征之一。记者在牙体牙髓科诊室看到,牙体牙髓科副主任李红正带着首都医科大学的两名研究生,在显微镜下对归纳医治台上的患者进行医治。
李红介绍,该院是全国最早进行显微医治的医院之一,显微镜是医治的“标配”,一切的牙体牙髓医治都是在显微镜下进行的。显微镜供给的放大和照明功用,让医治愈加精密,进步了医治的作用和质量。
作为教育医院,该院肩负着培育年青医师的责任,承当本科生、硕士生、博士生等不一样的层次的教育使命。李红说,“这些学生的医治都是在专家指导下完结的,可确保医治质量。有了足够的人手,放给老百姓的号就更多了。”
任轶介绍,他们对口腔医师的要求是,来了就能上手独立操作。为建新院区,他们提早五年开端储藏医务人员,多为口腔专业的博士和博士后。新址员工由约1000人增至约1400人,预估日均服务人数从3000余人进步至5000余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