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仅如此,这些门诊上还写着“医生团队实力丰沛雄厚”以及“专家坐诊”等各种宣传语。
但是在前不久,王女士在吃坚果时,不小心被坚果的外壳给硌了一下,伤到了牙齿。
然而,当王女士来到大街上时却发现在短短2公里的范围以内,却分布着将近53家口腔诊所和医院。
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,王女士也不知道怎么是好,只能随机选择了几家口腔医院来检查。
王女士选择的第一家医院是她在公交车上所看到的,进门的一瞬间,便能清楚看到服务台上所标识的几个大字。
医生建议王女士进行补牙,并劝说她将之前所做的一体牙冠全都给拆掉,重新安装一组新的,费用则是为4000元。
这家诊所的医生,在检查之后,直接给王女士提出了一个费用高达5000元的治疗方案。
因此,王女士直接来到了下一家口腔诊所,但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都是大差不差。
王女士就医的第二家口腔诊所,除了给出各种花里胡哨的治疗方案之外,报价也是最高的。
通过查询国家卫健委官方平台所提供的查询页面,这家口腔诊所的医生,根本就没有执业注册信息。
其中一家口腔医院在宣传时,以原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的一位主任医师作为卖点。
但当记者询问能否让这位医生进行面诊时,诊所的工作人员却开始各种推三阻四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国家卫健委医生执业注册信息查询页面当中,该医生的执业点中根本就没有这家口腔诊所。
除此之外,大多数口腔诊所的医生简历当中,都会有“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”以及各种委员会会员的称号。
而离谱的是,只需要通过缴费便可成为会员,若需要不同的资格证书,则有必要进行多次费用缴纳。
这也就是说,一个没有一点医学背景的人,只一定要通过缴纳费用,便能轻松的获得相关的资料和证书。
通过这些证书,便能成为一名牙科医师,哪怕是这个人从前没有过相关的经验。
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,“医生”对病人的情况也并不了解,更无法给出准确的治疗方案。
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,这个事情刊登于2024年12月8日发布的《每周质量报告丨过度治疗、虚假宣传……当心掉入口腔医疗消费陷阱》
但在这个过程中,一些口腔诊所却出现了虚假宣传以及过度治疗等行为,对着消费者的钱包,狮子大开口。
对于这种行为,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管理,防止一些漏网之鱼在行业中大肆敛财,破坏患者的信任。